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格局一变"天地宽"

保定日报  2015-06-15 09:18

[摘要] 2015年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在保定就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召开高规格动员大会,“大保定”的巨轮正式扬帆起航。一个月来,行政区划调整各项工作稳妥、顺利、高效、有序推进。莲池区平稳完成重组合并,县级干部、科级干部全部配备到位,办公场所基本合并完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而对保定来说,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开启了新的纪元。 

2015年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在保定就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召开高规格动员大会,“大保定”的巨轮正式扬帆起航。一个月来,行政区划调整各项工作稳妥、顺利、高效、有序推进。莲池区平稳完成重组合并,县级干部、科级干部全部配备到位,办公场所基本合并完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竞秀区更名和清苑、满城、徐水撤县设区高效实施。五个区均已成功召开次党代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新的思路目标。广大干部群众群情振奋、人心思进,改革发展快马加鞭,社会局面稳定和谐,区划调整的红利开始强劲释放。主城区小马拉大车、发展空间小、带动辐射差的现实,已封存在历史深处,一个崭新的“大保定”时代来了! 

历春秋更迭,阅古城沧桑。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历史总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与突破中奋然前行。当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把视野向前推移,沿着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逆流而上,几座清晰的历史坐标,正赫然矗立在保定漫长而曲折的建城史上。 

公元477年,北魏太和元年,设置清苑县衙。 

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于清苑县置保塞军。 

公元1227年,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为京师门户,燕南一大都会。 

公元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开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 

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成为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这个地位,在民国期间继续保持。 

公元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公元195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天津。 

公元1960年2月,专、市合并为保定市。

公元1966年,河北省省会因战备再次迁回保定。 

公元1968年,河北省省会因文革因素迁往石家庄。 

公元1994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保定市。 

在今年5月13日的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上,省领导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以原北市区、南市区的行政区域为莲池区的行政区域;撤销保定市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设立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保定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国务院的一纸批文,可谓字字千钧,来之不易,实现了保定人多年的夙愿,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保定建城史上里程碑式的一笔,托起了千年古城复兴崛起的“大保定”之梦。 

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征程中,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一条必经之路。在这一时代巨变中,大城市将担当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中,保定为实现大城市的梦想,不懈追求着,矢志奋斗着。近年来,针对“小马拉大车”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研究怎么让中心城市这匹“小马”变成“大马”“壮马”“千里马”,怎么形成“大马拉车”“多马驾辕”的城市格局。满城、清苑、徐水之于保定,就像是三星月,三地的历史与发展,从来都没有和主城区割裂过,可谓山水相连,一脉同源。在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一城三星城市发展框架。2009年,又提出“一主三次”发展战略。之后,对三县实施按区管理,统筹优化布局,坚持高端路线,让“月”更明,“星”更亮。2013年,保定市正式启动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主要是下了三手棋。一是对一城三星一淀进行整体规划,拉开城市框架,从路网建设、生态涵养、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各个方面加速一体化进程,致力于把“星”“月”串联起来,抱团发展;二是做大做强城星互动的产业基础,满城、清苑、徐水这两年谋划建设了乐凯新材料产业园、中汽零产业基地、大王店工业园区等一批高端项目和园区平台,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增强;三是积极争取行政区划调整,在把基础工作做好的同时,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直到2015年,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保定建设大城市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正如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讲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保定发展高度重视,这次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是省、市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保定人多年的夙愿,其历史意义将不可估量!实施区划调整,必将对保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环京津增长极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将对优化生产力布局,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将对回应人民期待,提升城市品位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意义无需多言,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从21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许多地方都把建设大城市作为拓宽发展空间、增强综合实力、造福广大市民的重大战略。      

大城市之大,不仅在于区域面积之大,还在于发展平台之大、要素涵盖之广。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增至306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73万人,翻了一番多,在副省级城市中,面积由原来的倒数第1位上升到第5位,人口由第13位上升到第6位,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区域性大都市。2002年,宁波市鄞县撤县设区。在鄞州区设立十周年之后,一组发展数据令人惊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5倍,十年后的一个月创造2001年全年财政收入,一个季度创造2001年全年的经济总量。随着城市的做大,杭甬两大城市已呈腾飞之势,超越“标兵”、拉远“追兵”,尽享大城市带来的红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先生《春》里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保定人民对行政区划调整的渴望,也是恰如其分的。 

大保定呼之欲出!大保定来了!大保定已经起跑腾飞!这个利好消息让各级干部无比振奋,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八方客商万众瞩目。在微信、微博、论坛、贴吧,大家纷纷跟帖留言,谈感受、说打算、话梦想,分享着喜悦,更憧憬着未来。“保定城市发展格局会是怎样?”“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的医疗、教育、商业环境会不会有大的提升?”“一城三星的路网建设会不会更加给力?”“城市户口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中心城区这匹小马会有怎样的成长呢?” 

空间上变“大马”。市区面积扩大近8倍,一跃成为河北省市区面积第二大市。人口增长2倍多,由中等城市晋升为大城市之列。空间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区域发展水平,对信息、金融、科技、人才、市场等要素产生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效破解土地“瓶颈”,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同时,在市区“一盘棋”框架内,各区经济既可避免各自为战的格局,又能发挥各自所长的优势,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力上变“壮马”。以2014年全年数据为准,城区经济总量由536.06亿元增长到906.34亿元,增长到原来的1.7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09亿元增长到36.27亿元,增长到原来的1.8倍。市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聚集更多的优质产业,特别是有利于吸引和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增强与京津合作的基础和能力。 

交通上变“快马”。区划调整后,保定市东拓、西扩、南联、北延的路网建设将加快推进,特别是复兴路西延、东风路西延、乐凯大街南延,阳光大街北延、白洋淀大道等城星通道的加快实施,如同一条条畅通的大动脉,为构建“大保定”格局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满城、清苑、徐水将更加紧密高效地与主城区连接在一起,对疏解人口密度、缓解交通压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产生积极作用。 

民生上变“骏马”。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此次区划调整,将依托主城区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水、电、气、暖、公交、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都将纳入市区,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这匹奔腾的民生骏马必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奔向更好的生活。 

发展上变“千里马”。区划调整后,保定市由原3区22县市变为5区19县市,市带县的数量有所减少。保定县域经济差、实力弱的“短板”得到一定程度填补。特别是莲池区、竞秀区的名称之变,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字面之差,这次更名之后,使保定特有的历史人文精神得到集中展示,使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充满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气息,这是城市人文形象、开放形象、商务形象又一次历史性的跃升。“小马”安装了强大引擎,主城区对全市县域经济的拉动引领作用将强劲释放,必将快速持久奔跑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 

俗话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区划调整后,广大群众积极点赞,认为城市发展空间大了,各项福利多了,好日子更有盼头了。但也有的人认为,区划调整不过是区域的重组、合并和换牌而已,和自己关系不大,甚至因此还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行政区划调整,振奋之余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纠正和扭转一些错误片面的声音和认识,传递更多正能量,唱响发展主旋律。 

集中必有集中的优势,扩大必有扩大的好处。分散十指,不如攥起一个拳头;十根筷子,合在一起为有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区划调整,只是为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和可能,区划调整优势能不能尽快实现,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提升需要进行长期努力。我们不能期望一下子就能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一点点改变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其次,三个县改区真正融入城市也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原南北两区的深度融合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福利待遇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好日子不是文件定出来的,必须靠保定人民自己的双手干出来。全市各级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机遇和信心凝聚成一个干字,定位好、规划好、建设好新的大保定,把区划调整的机遇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红利。 

要抓住区划调整机遇,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市明确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的定位。区划调整后,我市中心城区总面积扩大到2531平方公里,更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把空间的扩大转化为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赢得协同发展主动权。

要抓住区划调整机遇,打造高端发展新引擎。这次区划调整将周边三县纳入市区,我们要乘势而上,统一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利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产业、先进要素和大的战略合作者落户新区,把满城、清苑、徐水撤县设区的机遇用足用活用到,为全市发展打造新引擎。莲池区、竞秀区绝不仅仅是更名和重组,而是要打造更加核心的区域,发挥引领带头的作用,在对接京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要抓住区划调整机遇,推进城市管理大提升。撤县设区后,满城、清苑、徐水将突破县级体制制约。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要与主城区对接,公共服务、民生事业要向主城区看齐。五个新区的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全市的标杆和楷模,在管理体制,城市品位,环境美化等方面走在前列,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引领新型城镇化上水平、上台阶。 

格局一变天地宽,古城保定展新颜。历史,又一次把难得的发展良机摆到了保定面前。对一座城市而言,每一次区划调整都是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新突围,如同强劲的羽翼、升腾的朝阳,必将为保定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注入新的活力、集聚新的能量。 

天时、地利、人和,皆为保定而备。今天,一幅2531平方公里的城市蓝图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站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保定人,让我们拿出足够的信心和力量,去勇敢地追逐大城市的梦想,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勇往直前,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瑰丽的明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保定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