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清河道署开始修复以来,这座在保定存世了290年的古建筑,就备受市民关注。9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探访,看看这座在清代九河肆虐直隶省时的“定海神针”,如今修复成了哪般模样。

图片来源:保定晚报

  9月27日上午,走进仍在修复施工中的清河道署,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曾经在地面上堆积如山的旧青瓦不见了。现场施工的工程师王东兴称,那些旧瓦当基本上都重新“上岗”。

  修复现场  工程进度超60%,东路和中路进度较快

  王东兴称,如今整个清河道署的东路,一、二、三进院的瓦面(屋顶部分)已经全部完工。在旧瓦不够的情况下,补充了一部分定制的新瓦。同时,为了让新瓦、旧瓦颜色更协调,还在瓦面上刷了一层浆。

  在清河道署中路,一、二、三进院的瓦面和主体也已经完工。四进院则已经搭好了罩棚,不日将展开瓦面的维修工作。至于清河道署西侧的花厅,主体工程也已经完工,但还没有进行油饰刷漆等工作。花厅后一、二进院,则没有完工。施工人员表示,总体而言,工程完成量已经超过了60%。

  据了解,整个清河道署的维修工作工期为两年,不过为了保障质量,工期或有所延长。

  效果初显  传统工艺修旧如旧,手工雕刻花饰众多

  在东进院的影壁,曾经缺了两个图的四个角落,如今再次被琴棋书画占据,颇有古代书香之家的门风。

  在中路的一、二、三进院,曾经残破的木质雕花窗户,如今已经修补完毕。记者看到,门窗上有不少蝙蝠和寿桃雕刻,寓意着“福寿”。“这种手工雕刻的花饰,我们修补了特别多,少有1000多个。”王东兴称,除了这些窗户,众多腐朽的梁木则用墩接技术解决。

  在西路花厅后进院,满屋子的麻刀堆在地上。王东兴说,这些麻刀用于屋顶防水,“屋顶的灰层是按照古代的配方:100斤白灰、8斤青灰、3斤麻刀搭配而成,防水效果不错。”记者了解到,整个维修过程完全采用传统工艺,力求大限度修旧如旧。

  站在与清河道署一街之隔的兴华园小区6楼顶向下望,记者看到,清河道署古建筑风格初显模样。

  市民热议  未来成我省水利博物馆,盼与淮军公所连成古建筑群

  在兴华街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由于围挡着施工,看不透里面到底有哪些变化。不过,前门楼和屋顶的变化明显。

  “以前破破烂烂,不管是屋顶还是墙面,实在是看不过去。”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女士称,以前经过这段都绕着墙走,生怕哪一天塌了砸着人,“现在好了,听说修好后要做水利博物馆,这可又是一道风景啊!”

  记者了解到,修复完成后,这座有着290年历史的古建筑,将作为我省的一座水利博物馆,成为保定古建筑保护利用新的样板。

  对此,老保定人李松欣告诉记者,目前淮军公所也在修复。“在未来,如果这些古建筑都修好了,清河道署和近在咫尺的淮军公所、古莲花池、总督署、光园等就可以连成一片。”李松欣盼着这些古建筑群早日修复,给保定再增添一抹古香古色。

清河道署历史

清河道署设立于雍正四年(1726)年,设立目的是监管二府五州(保定、正定二府,易州、赵州、深州、冀州、定州五直隶州)及苑家口以西、北京以南诸河,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整个清代共有111位清河道员在此任职,其中有方观承、周元理、刘峨、周馥、杨士骧等9人直接升任为直隶总督。

1912年民国成立,袁世凯手下军阀王占元将清河道署购为私产,参照淮军公所形式,将其改成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公馆,由50余间平房组成7套院落,各院之间都有回廊相连,分为东中西三路,可谓保定府的“王家大院”。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暂编第28军军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供销社、河北省档案馆入驻。上世纪70年代成为民居。1984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