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重温历史:协同发展下分不开的京津冀

京燕网  2015-10-05 09:37

[摘要] 当年的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实为一体,今天的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脉通,文脉通,亦分不开。

原标题:重温历史:协同发展下分不开的京津冀

遥想省会在天津的岁月

新中国历史上,河北省省会有过8年驻天津的经历。8年的时间,在一代人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重温那段历史,对天津这个“分家另过”的兄弟城市倍感亲切。

1、在天津见到了毛主席

今年79岁的殷建农,是河北日报的一名老报人。近一个时期,他饶有兴趣地关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向。

从1958年到1968年,他跟随河北日报社经历了河北省省会的变迁,让殷建农记忆深刻的当属省会从保定迁往天津的岁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浮沉,那段记忆始终藏在他内心深处。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往天津市。省会迁址意味着处在保定的河北日报社也要随之迁到天津,对于在保定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殷建农来说,这是件大事。

四月的北方,春意正浓。殷建农说,得到通知后,报社全体人员就开始准备了,搬迁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因为条件有限,桌椅、沙发等家具都要从保定运到天津。这些东西从报社搬到汽车上,再从汽车上转到火车上,抵达天津后,还要从火车站转运到新的办公地点……一系列的搬运后,很多桌子和板凳都“裂了、散了、趴了窝了”。

抵达新的省会,由于没有现成的办公楼,河北日报社办公地点被安排在天津日报社的对面———他们临时腾出来的鞍山道上的一幢日式建筑里。就是在这幢老建筑里,殷建农与报社同仁一起快乐地工作着,工作人员的住宿被分散地安排到了哈尔滨道、多伦道、长春道等各个地方。

来天津不久,遇到了一件终生难忘的大事,殷建农见到了毛主席。1958年8月的一天,正在编稿的编辑们听到楼道里有人在喊:“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到天津啦!”听到人们的呼喊,殷建农扔掉毛笔就冲了出去。出去一看,街上许多人都往一个方向跑,随着人流穿过几条街后,到了正阳春鸭子楼饭庄。毛主席就在楼上就餐。“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人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那人啊,男女老少,前拥后挤,围得水泄不通。”殷建农到了以后,毛主席正在窗口跟市民挥手打招呼。“毛主席穿着米色的短袖衬衫,身材魁梧、健壮,满面红光。”殷建农说,可能是担心人们被挤坏了,毛主席还摆手示意让人们离开,但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持续了很长时间,人们才逐渐散去。“我出去的时候穿的白衬衫,跟人群一挤再加上出汗,回来后白衬衫都快成了浅灰色的了。”殷建农说。

2、感受大都市的“洋气”

从保定到天津,变化的不仅仅是地域人情,更是一种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心理变化的融合。

“天津市是一座现代化的文明的大都市。这不仅表现在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灯火辉煌上,更表现在人们的穿戴和气质上。真是不到天津不知道自己土。”殷建农说,次参观天津日报的办公楼,就体会到了天津人的好客及优越感。“人家的办公室里特别宽敞整洁,书橱桌椅板凳好,人穿得也好,仪表、气质跟咱都不一样,总之各个方面都比咱优越。”他还说,那时我在图书馆资料室工作,不断到市里新华书店购买图书,那里的营业员非常热情、周到,帮我挑选与新闻工作相关的、知识性和资料性强的图书,捆到一起搬到我的自行车上,还常预留下一些我需要的书籍,电话通知我去取,互相配合得非常好。

在天津的8年,也是殷建农学习和工作精力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在报社图书资料室任图书管理员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专为大城市相关人员开办的“函授班”,学期两年即为大专毕业,可惜他只学了一年,后因下放劳动而未能坚持下来。不过,他抓住管理图书的机会,自学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如文艺理论、文学史、古典文学、中外文学名著等,还读了一些新闻学、语法修辞学、逻辑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为他日后做好编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时的天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工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水质也不好。殷建农说,天津的水土让他很不适应。“当时,天津的水又苦又咸,水壶烧出来的水都有一层水锈,红乎乎的。”

天津临海,这里的人们对于海鲜产品情有独钟,所谓“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鱼啊、虾啊,比在保定的时候吃得多了,出现皮肤过敏,得了荨麻疹。“拿手在皮肤上划一道,一会儿就红了鼓起来了,像浮雕一样。后来鼻子也出现问题,总是打喷嚏、流鼻涕不通气,到天津市总医院一检查,是鼻炎,需要住院治疗。

3、那个年代的青春浪漫

因为鼻子的毛病,看起来非常偶然的缘分,他遇到了一生的伴侣。用殷建农的话说,他和爱人的“这一段奇遇有些趣味性呢”。

在天津市耳鼻喉科住院的时候,殷建农和后来的爱人并不相识。手术后几天他出院,爱人才在耳鼻喉科住院,他们擦肩而过。

但巧合的是,报社资料室的许大姐这时也到耳鼻喉科住院了,并结识了殷建农后来的爱人。慢慢地,许大姐与她就熟了,并成了她和殷建农之间的媒人。随后,许大姐同殷建农一起到医院病房去看望她,这样两人就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开始正式交往了。

那个时代的爱情,是一种朴实的浪漫,殷建农说,他们两人不断会去海河边转一转,傍晚看看灯火辉煌的夜景,一起看场电影。“就这样,感情一步一步就出来了,1961年我们就结婚了。”

他们的婚礼在天津赤峰道报社编辑部所在地二楼举行,报社总编当主婚人,婚礼俭朴而热烈。一个木箱、一个柳条包、两个铺盖卷即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婚后的生活,住房成为一大难题。当时住房紧张,无奈之下,报社后勤开始要给他们安排到河北区建国道88号院一处地下室的小屋,“那里过道里还有积水,几块木板搭在积水上面,踩着木板才能进去,阴冷潮湿,又有蚊虫叮咬。”殷建农说。

“总编辑听说了,说老夫老妻还可以凑合一下,新婚夫妻怎么能住这里呢?”这样,后勤才给他们安排到尖山新盖的宿舍区去住。虽然远离市区,也总算是一个较好的归宿。后来因照顾殷建农的爱人上班太远的问题,又让他们搬回建国道88号院,住在那个地下室上面的一间小房子里。说是小屋,名副其实,没有后窗,黑洞洞的,除了双人通铺、一张桌子,剩下的地方两个人错身都困难。但,正是这个小屋见证了他们两年的相濡以沫,他们的个孩子就是在这里诞生。

1966年,天津市被划归为中央直辖市,河北省省会搬出天津,迁回保定。5月份,河北日报社也随之搬回保定。接下来的几年,天津成为殷建农大的牵挂,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人和儿子。

1968年,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省会由保定迁往石家庄,殷建农那时正在井陉矿办学习班,成为批赴石家庄参加报社搬迁和办报的人。那一年,他的女儿在天津出生,随之诞生的是他的又一份牵挂。1970年,爱人带着两个孩子探过一次亲,“两年多时间就见了这一面,爱人和孩子住了六七天就回天津了。”

为了团聚,殷建农多次向领导申请将家属调来,终于在1971年,爱人被调到石家庄,在二十中学当了地理老师。5年的两地分居才宣告结束。

4、“许多东西”留给了天津

8年的时间,天津人民与省直机关的干部家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河北日报驻地尖山街党委的干部说,省直家属集中的楼群里,什么工作都好推动,贯彻得都快。“觉悟高、生活简朴、待人诚恳”,是省直干部和家属留给天津的整体印象。

省会在天津的8年,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河北省档案馆编辑的《河北省会变迁始末》一书中,河北省人大常委、河北省档案局原局长冯世斌总结说,省会搬走了,但许多东西留给了天津。

一是,留下了一批固定资产。1958年省会迁津时,河北从省预算中划出720万元(新币,下同)建房款,以专案提款列入天津市总预算的“其他支出”,同年又安排16603万元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天津市,占当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5.76%。1959年财政部追加河北省迁津行政基建投资400万元,列入河北省1959年支出预算,河北也倾向了天津。投资580万元于1960年建成使用的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的长途电信中心大楼,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的河北宾馆;投资720万元建成的省直机关在尖山的金星里、红霞里和气象里的51幢宿舍等,留在了天津。

二是留下了一批教育资源。如在那9年中先后扩建和建立的天津师范学院、天津艺术师范学院、河北财经学院、天津医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包括附中)、天津体育学院(包括附中)及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共7所院校都划归了天津市;河北建在天津的中、小学校,一律划归天津市。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大),虽然划归了河北,但校址至今在天津。

三是留下了一批干部。省市分开时,在干部去向上的基本原则是,在省直的跟省走,在市直的留天津,因当时的干部人事档案,现冀津两地的档案馆均无完整保留,已很难列出详细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河北留下了一批干部在天津,天津的一批干部到了河北。四是留下了河北为天津供水而修建的大量水利设施和配套工程。天津历来缺水,工农业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均依靠河北。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津运河(后改称石津灌渠)初是为了开通石家庄至天津的河运水道,由于滹沱河水减少无法航运,石津灌渠就成了河北为天津调运岗南水库水源的专用渠道,岗南水库的水,从石津渠绕石家庄市往东至衡水,再到沧州献县,在此往北达天津。现在,石津灌渠还在使用,只是改变了用途,河北省水利厅仍保留着石津灌渠管理处这个机构,这渠、这机构,年复一年的见证着当年津冀的那段“鱼水之情”。

难以“区划”的乡情

1、河北地图上不断扩大的北京

中国希望工程发起人之一、涞源政协原副主席车志忠今年79岁了,他在河北涞源县工作生活了55年。涞源是保定的一个山区县,距离北京210公里,通火车。

这些车志忠救助山区的贫困孩子,北京是一个重要的后方,去北京给穷孩子治病、为上不起学的穷孩子化缘,在他的感觉里,北京与涞源是一体的。

其实他是个地道的北京人,至今仍一口地道的北京腔。他从小就在老北京皇城里生活,家就在东单附近住,走着去天安门也就十几。

车志忠说,从小我们就知道,北京在河北的地面上,出了城就是河北。1955年他在北京育英中学(今北京25中)毕业后,报考的大学就是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现在河北师大的前身,当时的校址就在北京。毕业后按政策分配到河北,于是他到了涞源教书,一待就是一辈子。

在他的感觉里,北京与河北,就像他与涞源,有着天然的缘分。

许多老北京人都知道,民国期间的1928年-1930年,当时的北平曾做过河北省的省会,车志忠记忆中,他候的北京城还很小。1952年9月之前,还仅包括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前门、崇文、宣武、东郊、南苑、丰台、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十三个区。为了给北京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与条件,使北京更好地为中央服务,50年代以后,北京管辖的地域不断扩大,邻近的河北省地区相继划归北京市。

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和房山县、良乡县的部分村庄划归北京市。1956年2月24日,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更名昌平区,同时将通县所属金盏、孙河、上新堡、崔各庄、长店、前苇沟、北皋等七个乡划归北京市东郊区。1957年9月,河北省大兴县新建乡划归北京市。12月河北省顺义县中央机场场区和进场公路划归北京。

北京行政区划变化大的是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1958年3月7日,为适应北京市与河北省两地的经济建设及发展需要,经国务院第72次会议批准,将河北省的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五个县和通州市划归北京市管辖。将通县与通州市合并改设通州区,房山县与良乡县合并改设周口店区,大兴县与南苑区合并改设大兴区,顺义县改为顺义区。

10月20日,经国务院第81次会议批准,将河北省所属怀柔、密云、平谷、延庆四县划归北京市管辖。

于是北京有了今天的规模,一位网友说,北京“土著人”,上推两三代,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河北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保定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